儿童精神健康 [COLOR=000080]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即使是正常的身体发育,也会给儿童带来一些问题和困惑。所以,如何开发儿童智力、保持身心健康、防止出现异常行为,这个问题对人的成长发育时期是至关重要的。在儿童时期,精神和心理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致使儿童出现不同的精神问题。其主要因素则是家庭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咨询师应从影响儿童精神健康的不同因素入手,做好评估。一、儿童阶段的心理特征:1、幼儿期(3-6岁)能够识别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能和年龄相当的伙伴建立简单的联系,有选择地确定目标及认识自我价值。2、儿童期(6-9岁)能够与同伴保持良好的关系,能进行创造性活动并赢得承认。可区分想象与现实,并能接受合理的约束,对环境刺激能做出适当的反应。二、评估范围1、家庭:对儿童进行家访后,咨询师应掌握:该家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家庭的功能完善程度;家庭对儿童的态度及影响。 2、情绪、情感:孩子的整个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是沮丧、快乐不是抑郁。 3、儿童的行为问题有哪些,发生持续时间,影响的程度有多大等。 4、儿童对咨询的想法及感受是什么。 5、身体状况:孩子的体态、身高、身心协调良好、还是手足无措。 6、语言能力:语速快、还是迟钝、同时也要观察儿童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及认识水平。三、影响儿童精神健康的疾病 1、精神发育迟滞:有三个基本特点(1)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平均水平。(2)适应功能不良。(3)在18岁以前发病,但不一定伴有躯体疾病。另外精神发育迟滞有轻、中、重的程度之分。诊断: (1)语言沟通障碍等,由精神发育迟缓引起的。 (2)生长发育改变与神经发育失衡,与年龄相应的心理动机、社会认识能力、技能障碍有关。咨询目标: 根据儿童潜能所应达到的: (1)3个月内能使患儿独立完成:穿衣、袜、鞋等基本动作。 (2)4个月后使患儿能够完全生活自理。2、注意力缺乏症:被认为是活动过度或轻度脑功能障碍所致。表现为不能完成已经开始的事情,不能集中精力完成作业及其他事情,听课时心不在焉,容易分心。诊断: (1)感知改变,由神经系统改变所致 (2)无能为力,由感觉超负荷引进。咨询目标: (1)长期目标:患儿应在3个月内,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一项具体任务。 (2)短期目标:2个月内在他人帮助下完成一项短期的具体活动或任务。3、行为失调:特征是重复和持续一些行为模式,触犯他人权利,违背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准则。特点是常对他人实施暴力,不能有正常的爱、同情心以及与他人的联系,如常偷窃、抢劫、对挫折的耐受力低、易发脾气。应注意的行为有:说谎、逃学、故意破坏、动辄动手打架和伤害他人躯体。诊断: 暴力行为,与反社会行为有关咨询目标: (1)长期目标:在6个月后,当儿童受到挫折时能积极而正确的对待。 (2)短期目标:在1个月对鲁莽、挫折和愤怒的行为能作出区别和判断。4、分离焦虑症:患儿具有的特点是:当儿童离开所依赖的人及所熟悉的环境时,表现出过分焦虑的情绪、甚至达到惊慌的程度,超出所应有的正常范围,表现胆小、畏缩、极度不安和孤单感强烈。诊断: 严重焦虑,与父母分离导致咨询目标: (1)长期目标:在2个月内儿童可在幼儿园过夜 (2)短期目标:2周后可以在幼儿园与小朋友玩耍。[/COLOR]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