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得选最好的黄金地段,雇法国设计师……楼里站一个英国管家,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业主一进门儿,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跟人家说 ‘May I help you Sir?’ 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儿,倍儿有面子。”电影《大碗》中这段经典台词,令人爆笑之余,也折射出许多国人的面子心理。究竟人们好面子的心理动因有哪些呢?
面子心理的渊源
中国社会最早是以家族为核心的,这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荣辱与家族紧密相连。例如,历代士子状元及第后,都要衣锦还乡、祭祀祖先,好让他的荣誉为整个家族挣到面子。
我国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而儒家提倡的是“和为贵”的人际交往原则,所以,给别人“留几分薄面”就成了维护人际和谐的重要手段。而且儒家思想提倡朋友间的共生共荣,即使朋友有错,也不当面揭短。对此,台湾大学心理学教授黄光国指出,面子背后是人情法则,是人际关系的相互维持和利用,最根本的是彼此间利益的交换和满足。
爱面子的心理动因
在我国的汉字中,“脸”和“面”在某些意义上是相通的,例如“洗面”和“洗脸”。但在“脸面”这个词中,“面”和“脸”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在黄光国看来,“脸”是指道德法则下的判断,如骂某人为“不要脸”;而“面”则更多包含着权力的意味。这就揭示出了好面子的第一个心理动因,即炫耀权力的欲望。很多人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就表明拥有他人没有的资源和权力。如时下有些人总是乐此不疲地愿意替人办事,当别人称赞他有本事时,他炫耀的心理就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