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正文

“装嫩”表明心理没断奶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2日

嗲声嗲气很好玩

“这个东西好好玩哦”、“你这个包包好漂漂噢”,走在大学校园里,时不时会飘来这些很嗲的声音,这些喜欢把叠字和个别英文单词夹杂在一起的话语悄然间成为一种时尚和习惯,一些词汇甚至成了大学生当中的流行语。

艾莎离家来长读大学已经3年了,这个20岁的女生说话习惯有时却如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你家猫猫好好看噢”、“人家还是小孩子嘛”,只闻其声,还以为她是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

“也不是刻意去这么说的,以前在家撒撒娇也会这么说,也许是习惯后现在说话就顺口溜了出来。”艾莎说,觉得这样说话很好玩,有时朋友也会跟着调侃两句。让艾莎觉得有趣的事还包括给同学起外号,与别人不同的是,她取的外号都颇有孩子气――“小爸”、“小妈”、“娭毑”……还有一些写不出的童声叠词。提起取外号的事,艾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好玩是一方面,还有就是这样喊有时会让我找回小孩子的感觉。”

嘟嘴照相很有个性

假睫毛加超浓眼线、鼓着腮帮子嘟着嘴、瞪大眼睛一脸无辜表情……这是时下流行的非主流自拍打扮,多是用手机或摄像头,这种自拍在大学生中也十分盛行。

打开刘妍的QQ相册,可以看到很多类似这种风格的自拍照。在河西某高校念大一的刘妍,平时喜欢自拍,也喜欢在拍的时候鼓着脸嘟嘟嘴。“感觉这么照挺有个性的,那种咧咧嘴、做个胜利V字的拍照POSE太俗套了。”刘妍说,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感觉很有趣。“现在流行这么照,而且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照会显得很可爱。”谈到网上有人称这些照片是“装可爱”时,刘妍回答得很干脆:“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会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

穿“卡哇伊”服装很舒服

在人们的印象中,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的着装风格应该是往成熟的一端倾斜,尤其是即将步入职场的毕业生,高跟鞋、职业装……是他们毕业前转型的必备物品。但不知从何时起,大学校园里也刮起了“卡哇伊”(日文“可爱”的音译)风。

有人总结说,在校园里穿得很成熟的一般是大四生,而很可爱的一般是大一学生。在中南大学读大四的珊珊却不是这样,一件纯白色A字裙衬得本就娇小的她更加乖巧可爱,大量蕾丝、蝴蝶结、泡泡袖点缀的A字娃娃裙是珊珊上网搜得最多的商品。“虽然是大四了,但没想过刻意去改变自己的风格。”珊珊说,穿成熟的套装感觉太严肃,趁着还没离开校园,抓紧时间多享受下这种可爱休闲的打扮。

卡通印花的上衣、浅色的牛仔裤、白色涂鸦帆布鞋、别着卡通挂饰的双肩包,面前的菲菲就像一个刚放学的中学生。在长沙理工大学念书的菲菲也是今年毕业,同珊珊一样,她对成熟套装也不感冒。“穿上套装尤其是职业装,我就浑身不自在,感觉束手束脚的。”菲菲说,高跟鞋自己也穿不惯,觉得太累,还是休闲装好,穿着舒服。“卡通图案是我的最爱”,菲菲笑说,不只是衣服、鞋和书包,自己连袜子也是卡通的。

专家分析

有的“装嫩”表明心理没断奶

在随机采访中,一些学生对“装嫩”一词很反感。他们认为所谓的“装嫩”,秀的只是一种年轻的心态,是一种展现自我的生活方式。“只要不是为了某种目的刻意去做的,我就能接受,因为它只不过是一种生活态度。”刚读大一的何芳认为,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多些尝试也未尝不可,没必要活得那么拘束,自己开心,又不会影响别人的生活,这有什么不可以呢?

面对大学校园里刮起的“装嫩”风,有关专家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有一部分学生“装嫩”确实只是追求时尚、赶时髦,或者纯粹是为了娱乐,这种外表上的“嫩”并没有什么可担忧,这样的“装嫩”可以说很正常;而有一部分学生“装嫩”却体现出了他们心理上的不成熟。专家指出,现在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父母事事都替他们考虑好了。长期下来,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养成了很强的依赖心理,这些孩子身体虽在长,心理却一直没断奶,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还是小孩子,还需要周围人的呵护。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为了逃避现实、逃避压力,一些学生出现了不想长大的心理,他们怀念童年的无忧无虑、潜意识里拒绝长大。可以说,心理上的柔弱和不成熟是这部分大学生“装嫩”的主要原因。

专家建议

“嫩”要“嫩”得健康

心理学家史宇认为,“‘嫩’没有错,但是‘嫩’要‘嫩’得健康”。那么如何来分辨自己的“装嫩”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呢?一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如果在面对巨大压力时,自己还能保持积极的态度,正视错误、迎难而上,就说明自己拥有一个健康成熟的心态,“装嫩”只是一种追求娱乐、追求潮流的表现;若是在面对巨大压力时,自己总想逃避,总想寻求避风港,总是以“我还小”之类的借口来逃避困难、原谅自己的错误,那就表示,自己在用外表的“装嫩”来表达“我还是个孩子”的心理,希望别人让着自己、宠着自己,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了。

史宇指出,成长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就业、生活的压力也是大学生必须面对和承担的,能躲过一时却不能躲一辈子。最好的应对办法是在成长过程中,让自己的心理也一起成长,用成熟的心态去面对和承担来自社会上的各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