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网球比赛的人可能不同程度地都经历过以下的情况:
1、本应邓胜的比赛却输了,追悔莫及;
2、在非常重要的比赛中怯场了;
3、面临关键得分球不够果断,击球失误;
4、从比赛开始前就怎么也鼓不起劲来;
5、因自己笨拙的击球责骂自己、愤怒、摔拍子等。
诸如此类情况在比赛中是屡见不鲜的,但千万不要因此而感到捻或绝望,甚至认为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是打网球的“料”。对真正热心从事网球运动的人来说,比赛时心理方面的问题比体力,技术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要。参加网球运动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形:有时一切情况都处于顺境,能打出又快又准的球来;有时却相反,完全处于逆境,在紧张不安的情况下甚至球都发不过网了。这种技术方面的大起大落完全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在球场上的战斗既有身体,技术方面的较量又有心理方面的斗争。而后者在多数情况下与其说是和对手斗争倒不如说是自我的斗争。战胜对手固然不易,可是胜自我就更加困难。虽然心理素质的提高与比赛的胜利并不是一回事,但心理素质的掌握和控制却能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实力,这对比赛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1 从心理学方面观察网球的复杂性
平素很理智的一个人在比赛中竟会发脾气、摔拍子、骂自己。从这些言行中可以看出厕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体育运动,为什么会这样复杂呢)。第一,网球需要有灵敏性、及时性、调整力、判断力、持久力等所有能力”是一项非常难于掌握的运动项目。网球比赛平均每一场需要进行900一1000次的判断思维活动,而且每一次的判断必须在一秒钟内完成。第二,从运动力学的观点来看,只要稍微改变一点拍面的角度,其结果球不是下网就是出界。正因为欠缺如此微妙的调整能力,球员往往容易情绪急躁。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网球比赛与连续进行的篮球、排球等多数体育比赛不同,它是继续进行的。在得分之间和交换场地时有暂停比赛的时间,在这期间心理承受的压力更大。网球比赛一般实际比赛使用的时间只占1/3.其余2/3的时间都花费在得分之间和交换场地中去了。在暂停时间中脑海里会出现各种各样无益的想法,因而会引发出心理方面的失常与技术方面的失误。
举一个与此话题有关的篮球、排球比赛的例子。当比赛的关键时刻,某一方打得很顺手或出现罚球机会时,另一方的教练便会趁机”叫停”,这种情况几乎已成惯例。其目的也是想通过暂停的时间抑制对方乘胜的势头或使对方球员产生一些无益的联想,影响罚球的命中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