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正文

学会跨越人际交往的误区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4日

*保持距离

    一般来说,朋友之间,心里距离小时好事。可是,物极必反,真的亲密无间了,也会令人感到不舒服。这是因为,在人际之间,每个人都要求独占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像大气泡似的包围着一个人,如果距离太近,便不能满足彼此对人际气泡的要求,人没有挤在一起,人际气泡就先感到拥挤了。     在人际交往中,不论关系多么好,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一来可以使彼此获得心理自由和感到舒服自在:二来,可以使彼此感到对方美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融洽和谐。自然的法则,淡淡的花香,味更长久。

*开放自我

    人际交往分个别交往领域和一般交往领域。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交往方式。对别人开放的少一些,也许无可厚非,但如果在个人交往的领域也用一般的交往领域的方式,就会走进自我封闭过渡的人际误区。不用担心开放自己会让别人看穿你,因为只有别人对你有所了解,才容易产生亲近感,才愿意与你较深的交往。反之,你一点也不让别人了解你,别人对你一点把握也没有,感觉你像深深的黑洞般难以猜测,那么,还有谁敢靠近你哪?

    人是需要朋友的。然而,不拨响自己的琴弦,哪会有知音?只有先开放自我,朋友才能靠近你。

    *防止转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外面受了气,转来转去把气撒到孩子,和宠物身上,这在心理学上叫转移作用。

    人的潜意识里常常会这样,自己对某一对象的恼怒或喜爱感情,由于某种原因无法直接对对象表达或发泄,而把它转移到较为安全或较为大家接受的替代性对象身上。转移的若是喜爱还好,若是恼怒,人际冲突就在所难免。因此,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要防止自己迁怒于人;其次,如果别人迁怒于你,给与理解和宽容。

    *接纳他人

     有的人让人感觉傲气十足,总是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形象,把朋友缘分错过。

    其实,这是他潜意识里排斥他人的心理作怪,也许是因为自卑造成,明明是自己没有接纳别人,却把心态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是自己不被人所接纳,以至人际关系出现麻烦。智慧的选择是,在人际关系中,学会接纳他人。

     *换位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中心意识的误区,就是一切从自我出发,不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陷入了自我意识误区的人非常容易情绪化,而情绪化会妨碍人的理智,妨碍人清醒地认识问题以及妨碍人们相互理解。可以说,许多人际之间的障碍是源于自我中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