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正文

做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师”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4日

  主持人:在天津师范大学甘肃定西希望学校,九成左右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特别渴望心贴心的关注和陪伴。得知这些,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老师们承担起了“心理疏导师”的角色。请听本台百名记者在基层赴甘肃定西小分队记者采制的报道——《做留守儿童的“心灵疏导师”》

  25号中午、刚刚吃过午饭,希望学校8年级学生李娜就来到支教团老师的办公室,找到正在备课的孙宗斌老师。

  (录音:孙:怎么了李娜?李娜:想(找您)聊一下关于我家里的事情。我弟也是不爱和我说话,所以在那个家里压力特别大。……压混)

  李娜说,她的父母全都在外打工,家里常年只有奶奶、弟弟和她。让她难过的是,同在一所学校、只低她一个年级的弟弟李源很少和她说话,每天一个多小时的上学路,姐弟俩都会像陌生人一样各走各的。

  认真倾听了李娜的心里话以后,孙宗斌找到了支教团团长王静商量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