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正文

暑假儿童事故增多凸显安全教育缺失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4日

  暑假刚过半,儿童暑期安全问题再次凸显。近期,广州市发生多起儿童暑期安全事故。其中,溺水事件最频繁。专家指出,保障儿童暑期安全可以从安全教育和法律机制两方面入手。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微博]的作用尤为关键。家长监管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可能被撤销监护资格。

  安全事故多为溺水

  自中小学放假以来,市内已经发生多起儿童安全事故,并造成5名儿童死亡。5名遭遇不幸的儿童其中4名是因为溺水。

  广东水警7月21日对外表示,近两年暑假期间,广州水警共出动蛙人潜水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搜救落水遇溺的学生儿童8次,遇溺死亡或失踪共9人,其中年纪最小的4岁,最大的15岁,以男孩子占多数。

  就在本月中旬,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全省少年儿童死因情况。据通报,全省5—19岁孩子的首位死因是伤害,其中,0—14岁儿童伤害致死的首位原因是溺水。

  记者从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了解到,意外伤害致死也是广州儿童的主要死因,其中溺水一直是广州市7岁以下儿童致死性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市妇儿中心保健科相关负责人表示,80%的儿童溺水事故中,父母都在现场,监管不力和缺乏急救知识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安全教育法律保障缺一不可

  “公共场所尤其是安全事故多发地,很难做到三步一站五步一亭。保障儿童暑期安全,关键还在教育上。”南方民间智库副主席彭澎认为,目前最有效和可行的办法就是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和频次。

  广州市人大[微博]代表曾德熊同样认同这种观点。他表示,家长、学校和相关部门在安全教育上要进行联动,多沟通和交流,避免出现安全教育真空地带,父母依然是安全教育环节最关键的角色。

  “除了安全教育,还需要法律层面的保障。”中大法学院教授卓冬青告诉记者,法律层面保障儿童安全主要是落实监护制度。“这就要求家长在暑期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