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正文

心理探秘:乘车也能患上恐惧症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6日

关于乘车恐惧的病因,至今尚不太清楚。但诸多看法认为,乘车恐惧与患者过去的某一特定经历有关,对这一特定经历的条件反射可能是诱发乘车心理恐惧的病理机制。条件反射学说认为,当患者遭遇到与其发病有关的某一事件,这一事件即成为恐惧性刺激,而当时情景中另一些并非恐惧的刺激(无关刺激)也同时作用于患者的大脑皮层,两者作为一种混合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故而今后凡遇到这种情景,即便是只有无关刺激,也能引起强烈的恐惧情绪。如患者经历了一次车祸,车祸才是导致恐惧的条件刺激,而类似的汽车则是无关刺激,由于这一恐惧情景的泛化,类似的汽车也成了恐惧源了。

有位男性乘车恐惧症患者,年近四十,某企业会计,家离公司乘车有半小时路程。近20年来,他都是乘公共汽车上下班,从无晕车、恶心的反应。一次归家途中,前边一男青年骑自行车抢道猛拐弯,公共汽车被迫紧急刹车,乘客因惯性作用被弄得东倒西歪。患者在车上站着,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前猛冲,差点摔倒,当时他吓了一大跳,从此,一上车心里就感到紧张、恶心。逐渐便害怕乘车,只好步行一个半小时去上班。

对乘车恐惧症的治疗一般采用行为疗法,据专家介绍,使用该疗法治疗各种恐惧症的治愈率在90%以上。在进行治疗时,应先弄清患者产生恐惧的病因,尤其是发病时的情景,并详细了解其个性特点、精神刺激因素,然后来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如系统脱敏疗法、暴露冲击疗法。

如对上例的治疗,因患者起病于刹车时的冲撞,病情发展于心理对事件严重性的想象,再加之其有意回避,恐惧感越来越重,故可采用暴露疗法。

首先,心理医生应围绕“坚持乘车和回避乘车”的利与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他认识回避的危害。可以对其开导说:“当您回避乘车的想法实现以后,这在心理上是一个大倒退。今后要想再去乘车,那困难就大了。也就是说,怕的感觉会更严重,也许您认为“怕”字总和乘车有关,其实不然,这是心理问题,是自己吓唬自己。如果在问题发生后,您迅速壮起胆量,坚持继续乘车,即便是有些紧张不安、心里不好受,抗过去也会习惯。”

待患者的认识初步提高后,心理医生即可决定让患者实地乘车进行练习。为了取得较好效果,心理医生应多加鼓励,使其克服不适感,说明第一次成功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随后可进行暴露冲击脱敏。为使练习取得成功,心理医生可与患者一同乘车,并各自坐在一边,装作不认识。车子启动后,患者仍会感到紧张,如发抖、冒汗,想离开座位找医生等。这时,心理医生应给予精神上的鼓励,直到终点站。下车后,心理医生要鼓励患者说:“今天您练习得不错,总算坚持下来了。可以看得出,您在车上确实很难受。实践证明,您在焦虑时忍耐住不舒服的感觉,焦虑症状实际上就迅速减轻了。这是您用行动战胜困难的顽强表现。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治愈您的心病。”

心理探秘:乘车也能患上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