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正文

有一种智慧叫放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7日


一天凌晨两点,我睡不着觉,便把身边人踢醒了问他:“哎,今天买葱的一块钱,你记账了没?”

他很配合地清醒一下,说记了记了,而且还有条有理地说:“葱,一块,馄饨一碗,一块半;电费,九十六块五……”我怨一声,又踹他一脚:“你以后少打游戏!”

“是,是……”他迷迷糊糊地答应,接着一个翻身,睡觉。 我家里有账本,一个破破烂烂的硬纸壳笔记本,每天的菜金、米钱、煤气水电、人情往来等等都记在上面,没事我就会翻着看一看。

看完了它,再去翻存折,看着上面不多的一点数字贼贼地笑: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古之人不余欺也!然后,我就会有那么一丝丝的羞愧:唉!一只钻到钱眼儿里的骆驼,进不了天堂。

后来,我知道了虚云老和尚。人家活到120岁,那么德高望重的一个人,想不到也会说这样那样的话: “世界上的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这3个字就把人忙死了。

现在时移世易,佛弟子也和世人一样为衣食住而繁忙,耕田插秧一天到晚泡在水里,不泡就没得食,春时不下种,秋到无苗岂有收。可见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要花时间,费工夫,劳心力,才有收成。为佛弟子,岂可端然拱手,坐享其成?”

啊,原来活佛也不是踩着莲花在天上走,他也要穿衣吃饭,真的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老头子的话里分明裹着一颗颗的明珠:“烦恼即菩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放下,放下”……像荷花的花心、琥珀里的蜜蜂翅,或是陌上墟里人家传出的炊烟、灶间的亮焰,格外暖动人心。

再看一些人高高在上,说着一些玄妙的话,搞一些繁杂琐细的仪式。很多时候,就有些装腔作势、故弄玄虚了。若是先存了这么一个心,那就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都染上一股看似出尘实则厚厚的尘味,有点像一些女子脸上擦的脂粉,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真的,平常做事,平常说话,平常行路,平平常常……多好。

把手边的事情做好,把要读的书读掉,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睡觉的时候香香地睡觉,不需索,不思量,把每一时每一刻的“当下”过好,这就是道。

其实,人的真正生活,大概就是要落实到吃饭、数钱、睡觉、哄孩子,才算有意思。柴米馨香,人间天堂。 不想像蚂蚁那样奋斗

长期以来,“奋斗”被我们作为一个美好的词汇而四处颂扬,它往往和艰辛、坚韧等名目繁多的褒义词相提并论,褒扬着一个人的行走轨迹。

但是,奋斗一定就意味着辛苦吗?

我不这么看,就像别人觉得蚂蚁很勤劳,我觉得它们是傻瓜一样。我曾经看见一只蚂蚁衔着一粒麦子用力往自己窝里拽,地上坑洼不平,那家伙真称得上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等它到了洞里,我想,这下该歇歇了吧。

哪里知道,一转眼的功夫,大概连擦把汗的功夫都没有,它又匆匆忙忙地出来了。这次它把一只蜻蜓翅膀像孙悟空扛的芭蕉扇一样举回来了,简直跟地主老财似的,聚敛无度。

等到后来我大了,才发现“奋斗”中的人类的很多做法,与这只蚂蚁何其相似。

有一种智慧叫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