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老师:我是××学院的小强,自上次和您谈话后我的心态很是平静,最近从未有过的平静,一种很自然的平静,而且自己心底里也有一股走出以前阴影的勇气。真是谢谢你了,谢谢你对我一直的关心和帮助。”上月底,心理咨询师倪慧珠的手机上收到这段短信。
择业引发心理危机
小强今年已经大四了,这位来自贵州山区的大学生好学上进,干什么都不示弱。可是一段时间以来却被焦虑情绪所困扰。去年底,当小强找到心理咨询师时诉说:“我怕自己会想疯掉,每夜恶梦不断,总是梦见自己在家乡小树林被人追杀,心慌恐惧”,那时他每晚只睡三四小时,早早醒来,胡思乱想,心里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经常隐隐作痛。
看到小强痛苦的表情,咨询师关切地问小强:到底有什么事情使你如此恐慌。原来面临毕业,就业的压力大,经再三衡量,小强签了家乡的一家大型企业,但是一直对穿着“蓝大褂”,三班倒,按电钮的工厂生活心有不甘,认为与从小要成才的愿望不符,怕丢面子,老觉得自己倒霉。这样的想法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那段时间甚至白天脑海里也会闪现家乡小树林的情景。
高考埋下挫折隐患
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大学生择业都会感到压力,但小强的情绪为什么这么焦虑?这与他从小的经历有什么关系吗?几次交谈后,小强详细地谈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要强的男孩,小学六年级就到六十里外的县城住读,成绩一直位居全校第一。同学的佩服、家长的称赏、老师的赞扬让他感到受人注目的快乐和兴奋,从小立下志愿一定要成就一番大事业。
高考时,心高气傲的他甩出了“非清华不去”的大话,没料想结果第一年分数线没到,于是他放弃了其他大学,选择了复读。一心想复读一年,再考清华。复读时,甚至向自己提出当“省城高考状元”的目标。可在复读后省城的摸底考中,比他成绩好的有几十个人!“状元梦”落了空,加上复读的压力,小强的情绪一下子很低落,当时就出现心慌,心跳加快,甚至恶梦不断的情况。到最后两个月,甚至都不能看书了。
高考时,在父亲的陪伴下,小强勉强应考,考进上海一所普通的大学。可大一时,他仍然无法平静,整天胡思乱想,担心这担心那,一度无法入睡,恶梦连连。后来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自己努力读书,还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一段时间,情绪有了好转。这次可能是对今后前途的焦虑,他又出现了四年前的症状,而且十分严重,自己觉得要发疯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