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正文

同居大学生 对婚姻选择不同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4日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大学生“禁婚令”解除了,但大学生结婚现象在高校并不多,而“试婚族”和“毕婚族”却屡见不鲜。

调查发现,一些感情稳定的大学情侣们都有考虑毕业后结婚,一些亲密情侣更选择了同居试婚,并未考虑真正结婚。

不希望结婚者,以男性学生居多。经济基础薄弱、惧怕过早承担责任、只想逃避现实一尝夫妻生活的快感……诸如此类均是不希望结婚的原因。

在父母祝福下公开同居

采访地点:华南师范大学

采访对象:小陈 ( 化名 )

性别:女

年龄: 22 岁

大三学生

小陈同学是一位久经情场的“女将”,但是进入华师之前的那个暑假,她感觉真正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两人热恋不久后就开始了同居生活。

经济条件是关键

小陈的父亲是政府要员,还有着颇大的家族生意,因此小陈的生活一直都是衣食无忧,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可以达到 8000 元左右,其中还不包括手机充值费用以及学校的缴费。而小陈的男朋友是一名在职员工,一个月也有几千元的固定收入,加上男朋友的父母各自经营着自己的家族生意,两个人称得上是“金”童“玉”女。在稳定的经济支撑了小陈和男朋友的同时,男朋友父母的开明态度也为他们的同居开了“绿卡”。

因此小陈从大一开始就经常住在男朋友家,过着甜甜蜜蜜的二人生活。即使是如此优越的经济条件,小陈和男朋友偶尔还是觉得钱不够花。因此小陈总是向朋友抱怨:“两个人各自花自己的钱都绰绰有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钱混在一起花后反而觉得很不够用。我以前买衣服都不用考虑的,现在反而要看菜吃饭。”

“准婆婆”充当润滑剂

过了甜甜蜜蜜的热恋期之后,生活中的小摩擦却使这对情侣经常发生口角,甚至几度提出分手。还是学生的小陈,非常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男朋友在外应酬,深夜才回家。但是男朋友又有自己的苦衷:又要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又要拓展自己的事业。小陈经常等男朋友回来等到深更半夜,两人还因此大吵大闹过。

小陈和男朋友都很年轻,经常为了生活中的小事闹得面红耳赤。有一次,两人因为一件事不合又吵架了,男朋友不肯退让的态度让小陈十分伤心失望。“我当时决定离开他,并且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可是当小陈准备离开的时候,“准婆婆”的好言相劝使她动摇了。

“我未来婆婆对我真的很好,我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吃饭的时间到了婆婆就会叫我下楼开饭。我天天享受着,人都胖了一大圈。婆婆还经常问我缺不缺钱花,有什么好玩好吃的东西总是先想到我。”也许是感念于未来婆婆的恩情,也许是对男朋友仍然情难割舍,小陈最终原谅了男朋友。“我最终还是决定留在他身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既然选择在一起,就要学会适应和迁就。”

条件优越毕业就结婚

“我们当时是要结婚啦!不然同居干什么?”小陈对自己和男朋友最终走进婚姻殿堂深信不疑。有朋友曾经告诫小陈小心感情变质,小陈显得很自信:“如果两个人的感情不深厚、不持久,两个人就算结婚最终还是会离婚。谁能保证感情一辈子不变?没有!只要我们现在相爱,就相信以后一定能开花结果。”

同居大学生  对婚姻选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