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正文

心理专家解析李天一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2日

为何李天一“驾车打人”的事刚过,又来了个“涉嫌轮奸”?原因是,“父教失职”、“社会纵容”,让他成为了一个具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倾向”的人!心理发展有连续性,如果现在再不给他的“侵犯他人”的行为亮红灯,他以后肯定还会犯更大的事!

A、人格障碍有诊断标准

人格障碍,是心理功能的缺损,主体缺少对冲动的自我管理能力,表现出情感和行为的不自觉和失控状态。

李天一怎么会是个有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倾向”的人呢?

美国对“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标准为――

在15岁以后,普遍存在对他人权利的忽视以及侵犯,至少有以下3 项的表现:不遵守法律及社会规范;为自己的利益或者快乐而欺骗他人;冲动,事先无计划;易怒、具有侵犯性;做事不计后果;一贯地不负责任;缺乏愧疚感。

李天一具有几项呢?

1)不遵守法律及社会规范。

2013年2月20日晚,李天一一行几人给朋友过生日,饮酒,酒后涉嫌发生轮奸案。

2011年9月6日晚,无驾照的李天一开无牌宝马车,在小区门口暴打一对夫妇,并叫嚣“谁敢打110!”

2)其行为大多受偶然动机、情绪冲动,或本能愿望所驱使,缺乏计划性或预谋。

李天一2011年之所以暴打那对夫妇,只因他们“开车减速”。

3)做事不计后果,无视自己或者他人的安全。

2011年的暴打中,将被打夫妇中丈夫的头打破,被送往医院。

4)易怒,表现为反复出现的斗殴或者富于攻击性。

心理学发现,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常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18岁以前)就出现品行问题。

李天一在小学三年级时,曾将一名同学推下楼;他抢同学的游戏机。

李天一在美国读书时,曾因小问题和同学大打出手;他口出狂言:“你敢到中国来,我就捏死你,你知道我爸是谁吗?”

5)缺乏愧疚感。表现为伤害、虐待或者是偷盗他人之后,觉得心安理得,或无所谓。

据报道:李天一因涉嫌轮奸案被刑拘后,在看守所內情绪平稳,多次提及其父亲。他并没有感到自己的行为已伤害到父亲;他并没有对受害者产生痛悔。

尽管这类人在15岁前,即会出现“品行障碍”,但要做出“人格障碍”的诊断,至少需年满18岁,因此,李天一应该说是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倾向’的人”。

D、对犯错孩子实施“认知领悟疗法”

社会化的形式,常常以各种禁忌和赞许的方式出现,当一个人经历了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奖惩,就会使外在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定型为自己的人格。

而李天一自小便经常犯错,却很少受到处罚。

如,李天一在小学三年级时,曾将一位同学推下楼,但后来这事儿“秘密解决,不了了之”;一位同学回忆,李天一抢过他的游戏机,而当时的班主任竟以李天一家中没有游戏机,而批评了该同学。

当时,同学们并不知道李双江是谁,只是看到李天一每次犯错,总能平安无事,才揣测“他很有背景”。

李天一曾就读于美国圣玛丽中学,因屡次违纪,被学校开除。这应该是他学习和内化“规则”的大好良机吧?

但是,其父李双江说:“不会过高要求孩子,只愿他快乐、自由地成长,有点个性、带点叛逆也是天性。”

而社会呢?李天一和朋友于2011年8月举办“爱在北京——天·亿假日歌友会”,有郁钧剑等大腕助阵。主持人对李天一的海归背景和艺术天赋大加赞叹,甚至称他仍在国外留学!

2011年李天一“驾车打人”被拘后,其母亲梦鸽给李天一所在学校的班主任、数学、化学、物理等老师一一打电话,请他们站出来替李天一说话,贴金。

这次李天一因“涉嫌轮奸”被拘后,其母亲梦鸽虽说“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但又说:“希望儿子能得到媒体和大众的宽容。”

如此,如果处理轻了,李天一可能会认为“有老爸担着,没事”;如果处理重了,他会认为“是社会不宽容”。“社会规则”,哪里还能植进他的大脑?

如果已成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了,怎么办?

对那些由于环境影响形成的、程度较轻的,可实施“认知领悟疗法”:让其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使其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提高患者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其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努力增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努力减少反社会的行为!

心理专家解析李天一